常州城中村改造取得新进展!年初,常州宣布今年计划实施 5000 户以上的城中村改造,本年度民生实事涉及改造城中村 40 个。日前,随着天宁区各街道 2025 年工作计划的公开,已有不少城中村项目陆续曝光,其中包括浦前镇西、红菱塘等。
兰陵街道 2025 年工作计划中提到,将立足“老南门,新兰陵”的发展定位,以轨道交通沿线为发展主轴线,积极培育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全力优化产业布局。同时,有序推动兰陵片区城中村改造落地,加快完成浦前镇西及周边地块城中村改造项目的申报工作,塑造城市空间新格局。
浦前镇西位于天宁区兰陵板块,是一个典型的城中村项目。从航拍图可以看到,该片区聚集着大量的城中村,整个镜头被低矮民宅铺满,片区界面较为陈旧。而在城中村外部,是川流不息的中吴大道与和平路,两条城市主干道交汇之处,与浦前镇西对望的是去年刚开业的华润万象城。
区位示意图
一面是潮流商圈,一面是城中村聚集地,这种新旧共生的局面将随着城中村的改造迎来新的变化。据悉,2024 年兰陵街道已积极探索浦前镇西及周边地块“城中村”改造多元化路径,会同市、区有关部门多次前往广东、上海等地调研考察,形成多方参与融资、提升经济效益的发展思路。并且,还与区建设局、规划设计院、属地村委、村民代表多次沟通征求意见、探讨改造方案,为后续方案制定提供必要民意参考。
多元化路径或许是最适合浦前镇西及周边地块的方式。虽然浦前镇西的知名度不高,但这里历史底蕴深厚,在数量庞大的城中村中,藏着一条浦前镇老街,这是天宁区兰陵街道现存的一条老街,全长数百米,历史上曾因繁盛发达的纺织业而闻名。随着城市的发展,浦前镇老街作为周边地区中心集市的历史功能已经逐渐消退,但这里仍保留着许多清末、民国风格的古建筑,部分还被列入了保护对象。
浦前镇西及周边地块的改造只是其中的一环,城市更新的范围还包括这一片的轨道交通沿线。比如,浦前镇西的南侧,有着非常开阔的发展空间。片区内的红庙头周边地块,早在 2023 年就被列入了年度征收计划,2024 年征收工作已完成。该地块未来将用于商业住宅建设。
此外,浦前镇西的北侧,在居民区中还有一座浦前工业园,这也是片区产业升级优化的一大典型。随着园区硬件配套设施、营商环境的逐步提升,园区出租率达 100%。
除了兰陵街道的城中村改造项目,红梅街道 2025 年也将推进红菱塘片区城中村自主更新改造试点项目。继钟楼区外,天宁区也开启了自主更新模式的试点工作。
红菱塘片区是一个非常标准的城中村,位于新北区与天宁区交界处,北侧是城市地标文化广场、政务服务中心,但被锦绣花园、润德半岛、锦绣东苑、聚博花园等一众小区包围的红菱塘界面却非常陈旧,低矮的民宅被高楼所遮掩,在周边地标建筑的映衬下更显岁月的痕迹。
区位示意图
据红梅街道 2024 年工作总结和 2025 年工作计划,目前已聘请规划设计院完成了概念性设计,草拟了方案。入户调查率 100%,近 88%的村民赞成自主更新模式。同时,制定了《天宁区红菱塘片区城中村自主更新改造委员会章程》,编制细化了《红菱塘片区城中村自主更新改造项目实施方案》及相应《自主更新改造协议书》,为项目实质性推进做好基础性工作。
虽然居住条件有待提升,但红菱塘所在的片区,未来已有了较为明确的规划。2024 年发布的《青龙分区 QL0901-QL0909 基本控制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修改)批后公布》,对红菱塘所在片区进行了一系列控规调整,这里未来将规划形成“两横两纵”发展轴线,“九区”多元功能板块,“四点”特色节点的空间布局结构。
值得一提的是,周边还有多个重点规划项目,西侧的卫校后续将搬迁至邹区,其地块规划为初中用地及宅地。而卫校北侧的原常工院地块部分留白,部分改为商住用地。除红菱塘外,卫校北侧的城中村也或是后续的改造部分。这也意味着,未来若规划逐步落地,这里将打造成一整片全新且现代化的宜居地。
那么,在此蓝图之下,红菱塘片区的自主更新试点也在情理之中。待该片区启动更新,也将进一步推进整个片区的焕新。
城市更新进行了几年后,常州的改造模式逐渐多元化,也更为适配当下城中村错综复杂的情况。我们也可以期待,未来城中村密布的老城区,也将迎来更为崭新的风貌。
- 2025年天宁区城中村改造
- 兰陵板块即将更新
- 老城将焕新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