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常州楼市政策有了新的变化,涉及买房卖房、贷款、落户、补助等方面。如果你有相关需求,不妨关注一下。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详细政策内容:
一、常州买房卖房政策
1.限购政策:常州不限购,本地户口和外地户口均可购买。
2.限售政策:常州不限售,取得不动产证后即可上市交易。
3.契税(个人购买住宅):
·家庭首套房:140㎡及以下 1%,140㎡以上 1.5%。
·家庭二套房:140㎡及以下 1%,140㎡以上 2%。
·家庭三套房及以上:3%(家庭成员含配偶及未成年子女)。
4.增值税及附加(个人出售住宅):
·产权证或契税发票填发日期满 2 年的免征,未满 2 年全额的 5%(按全额/1.05*5%计算),另外按增值税额的 6%征收附加。
5.个人所得税:
·按计税价格的 1%或者差额的 20%收取;产权证或契税发票填发日期满 5 年且是家庭唯 一住房的免征。
二、常州贷款政策
1.商业贷款:
·首付比例:首套房首付 1.5 成,二套房在名下有房且贷款已还清的情况下首付 1.5 成,否则为 3 成。目前,常州首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调整为不低于 15%,二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调整为不低于 25%。
·贷款利率:目前常州首套房利率为 3.05%,二套房利率为 3.25%,各大银行已经执行。房贷利率有望继续下调。
2.公积金贷款:
·最高贷款额度:借款人中只有一人满足贷款条件的,最高贷款额度由原来的 60 万元提高至 80 万元;借款人中两人或两人以上满足贷款条件的,最高贷款额度由原来的 90 万元提高至 120 万元。
·可贷额度计算方式:在本市缴存住房公积金的,按照“月均账户余额配贷系数”方式计算,月均账户余额为符合条件的贷款申请人(包括主借款人和共同借款人)贷款申请时往前推算 60 个月的个人住房公积金账户月均余额,不满 60 个月的按 60 个月计算。贷款申请人在我市无住房公积金贷款(含公转商补息贷款)记录的,配贷系数为 60;有住房公积金贷款(含公转商补息贷款)记录的,配贷系数为 30。取消了贷款时个人账户保留余额的限制。在异地缴存住房公积金的,按照“贷款申请时住房公积金账户余额6 倍”方式计算。
·相关人群支持政策:
·多孩家庭:遵守国家生育政策生育二孩、三孩的家庭,贷款额度在可贷额度的基础上分别增加 20 万元、30 万元,不受最高贷款额度限制。
·各类人才:经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认定的TOP尖人才、我市引进的博士研究生,可贷额度为 180 万元,不受月均余额限制。我市引进的 35 周岁以下硕士研究生,可贷额度为 110 万元;其他共同借款人有符合贷款条件的,可贷额度为 150 万元,均不受月均余额限制。享受“青春留常”首次缴存补贴的毕业生,毕业后 5 年内在常州购房,单笔贷款在可贷额度基础上增加 20 万元,不受最高贷款额度限制。
·现役、退役军人:现役军人配偶可贷额度为 120 万元,不受月均余额限制。退役军人退役 5 年内在常州购房,单笔贷款在可贷额度基础上增加 20 万元,不受最高贷款额度限制。
·贷款利率:2024 年 5 月 18 日起,我市下调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 0.25 个百分点。具体为:2024 年 5 月 18 日以后受理的住房公积金贷款及 2024 年 5 月 18 日前已受理但未发放的住房公积金贷款执行调整后的利率,即 5 年以下(含 5 年)和 5 年以上首套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分别调整为 2.35%和 2.85%,5 年以下(含 5 年)和 5 年以上第二套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分别调整为 2.775%和 3.325%。2024 年 5 月 18 日前已发放的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暂按原利率执行,从 2025 年 1 月 1 日起,按新的利率标准执行。
·其它注意事项:贷款年限加主借款人实际年龄不得超过 65 周岁,但贷款期限最长不超过 30 年且不得超过土地剩余使用年限。常州目前实施异地公积金贷款政策。
3.公转商贷款:2021 年 3 月 22 日起,在常州市区和武进区(含常州经济开发区)开办“公转商”补息贷款。
·商转公贷款:
·以贷还贷方式:已办理商贷的借款人向中心申请商转公贷款,经中心同意后,借款人办理中心认可的担保手续,在商转公贷款抵押手续办妥后中心发放商转公贷款至相应的还款银行账户偿还商贷。
·先还后贷方式:已办理商贷的借款人向中心申请商转公贷款,经中心同意并办理中心认可的担保手续后还清商贷,在商转公贷款抵押手续办妥后中心再发放商转公贷款至商转公贷款还款银行账户。
三、常州落户政策
1.租房:全市(不含溧阳)租赁房屋居住时间满半年,且在本市依法缴纳社会保险即可落户,本人、配偶和未成年子女可以申请在本市落户。
2.买房:在本市有合法稳定住所,且在本市依法缴纳社会保险,申领(签注)《江苏省居住证》的人员,本人、配偶和未成年子女可以申请在本市落户。
3.就业:
·实施农村籍大学生来去自由的落户政策:符合在常就业创业条件的高校毕业生可以申请先落户后就业。大学生在校期间,可以申请一次回本市的原籍落户,也可以申请一次迁入本市在读的高校落户。
·职业技能人才落户进一步放宽:取得初级工及以上国家职业资格(职业技能等级)的、职业院校毕业生在本市依法缴纳社会保险并申领(签注)《江苏省居住证》的,本人及其配偶和未婚子女可以申请在本市落户。
·符合规定引进的各类优秀、紧缺人才,本人、配偶和未婚子女可以申请在本市落户。经依法批准引进的教练员、运动员,可以申请在本市落户。本市录用的公务员,事业单位聘用的工作人员,机关、企事业单位调入人员,本人、配偶和未婚子女可以申请在本市落户。
·经依法批准的军队干部随军家属、驻常部队女士官的未成年子女,可以申请在本市落户。经依法安置的军队转业干部和随迁家属,可以申请在本市落户。经依法安置的退役军人和军队无军籍退休退职职工,可以申请在本市落户。
·原户籍系本市居民,因国家建设需要工作调动、下放农村、支援边疆、支援三线建设到外地工作的退休人员,申请回原籍落户的,可以在本人合法稳定住所落户;无合法稳定住所的,可以在城镇地区直系亲属或兄弟姐妹合法稳定住所家庭户落户。
4.家庭:
·未婚(离婚)子女可以申请投靠在本市有合法稳定住所的父母。
·与本市居民结婚后需投靠共同生活,被投靠人在本市有合法稳定住所的,可以申请在本市落户;被投靠人无合法稳定住所的,其户口登记地的合法稳定住所为其直系亲属所有的,也可以申请在本市落户。
·城镇地区已退休(或已超过法定退休年龄)和农村地区已满 50 周岁的父母,可以申请投靠在本市有合法稳定住所的子女。80 周岁以上老人自愿投靠成年子女的,不受被投靠人是否为家庭户口限制。
·父母双亡的未成年子女,可以申请投靠在本市有合法稳定住所的祖父母、外祖父母。
·父母双亡的成年子女在本市有合法稳定住所的,其祖父母、外祖父母可以申请投靠。
·香港、澳门、台湾居民经省级以上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批准,可以申请在本市落户。经依法批准符合定居本市条件的华侨,可以申请在本市落户。
四、常州人才补助政策
2023 年 10 月底,常州正式发布“龙城英才计划”2023 升级版,主要包括龙城英才计划人才奖励、青年人才双自助、在常高校引进高层次人才三个方面的内容。
1.“龙城英才计划”战略人才:
·引进海外TOP尖人才,给予 2000 万元以上特别支持,且上不封底。
·引进本土TOP尖人才,给予 1000 万元以上优先支持,且上不封顶。
·建设人才攻关联合体,给予最高 500 万元重点支持。TOP尖人才(团队)可“一事一议”量身定制面向团队成员的个性化、综合性人才支持。
2.“龙城英才计划”领军型创业人才:
·A 类项目:引进获得备案风投或者上市公司投资 1000 万元以上的创业人才项目可申报,入选后给予 500 万元资金支持,其中 200 万元为拨投联动基金。
·B 类项目:引进获得备案风投或者上市公司投资 500 万元以上的创业项目可申报,入选后给予 300 万元资金支持,其中 100 万元为拨投联动基金。
·C 类项目:引进注册资本在 100 万元以上的创业人才项目可申报,入选后给予 100 万元、50 万元或 30 万元资金支持。符合省“双创计划”申报条件的领军人才创业企业,择优给予 50 万元-100 万元双创优选。
3.“龙城英才计划”领军型创新人才:
·创新平台内孵化项目获得平台拨投结合支持的原始创新类项目,可申报市级拨投联动项目给予 200 万元、100 万元、50 万元协同资金支持。
·对全职引进和柔性合作、技术应用和基础研究、资深专家和青年培育等创新人才项目分层分类,给予 50 万元、40 万元、30 万元、10 万元、5 万元等不同额度的项目化资金扶持。
4.高层次人才薪酬奖励
·对新引进年薪 30 万元以上的人才分档给予 2 万元、5 万元、8 万元、10 万元/年的薪酬奖励,国家、省重大人才工程入选人才不受引进时间和政策享受年限限制。
·对年薪 200 万元以上,列入战略科学家名录的人才最高给予 50 万元/年的薪酬奖励。
5.青年人才双资助
·对企业新引进毕业 2 年内的全日制本科、硕士、博士人才,分别给予每月 300 元、500 元、800 元的生活补贴,连续补贴 3 年。
·对无本地自有住房的全日制本科、硕士、博士人才,分别给予每月 500 元、600 元、800 元租房补贴,连续补贴 3 年。
·对全日制本科、硕士、博士人才,在常连续缴纳社保 6 个月以上且抵常工作 3 年内首次购买本地商品房的,分别给予 5 万元、8 万元、30 万元的一次性购房补贴。
·对企业新引进的技师、高级技师人才,分别参照全日制本科、硕士的条件享受生活、租房和购房补贴。该政策适用于 2021 年 1 月 1 日以后引进的人才。
6.在常高校引进高层次人才
·引进两院院士、发达国家院士等海内外精英人才,采取“一事一议”方式资助。
·引进国家级领军人才给予 100 万元购房补贴,二级教授人才给予 50 万元购房补贴。
·引进列入年度招引紧缺人才计划目录的正高级或博士人才给予 30 万元购房补贴。
·引进部分国内知名院校博士研究生或部分境外知名高校取得博士学位留学归国人员、全国技术能手给予 12 万元购房补贴;入选“省双创博士”的高校人才购房补贴提高到 15 万元。
此外,去年三月,常州已启动人才购房新政,大幅提升青年人才购房补助,最高提升 67%,最高补贴达 30 万元。
- 2025年常州楼市最新政策
- 买房卖房
- 贷款、落户、补助全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