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买房 >常州楼市 >正文

存量房“收储”待加速推进

来源:综合整理   2024-12-25 10:24:44
常州买房交流群-53群(350)

2025 年,存量房“收储”工作需进一步加强和落实。自 5 月 17 日中央提出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房以来,全国已有超 60 个城市表示支持“收储”工作,超 32 城发布“收储”细则,超 14 城有项目落地,包括重庆、苏州、武汉、郑州、长春、金华、保定、乐山等,收购总量约 15.6 万套。然而,扣除之前试点的 8 个城市,实际落地城市数量有限,这表明政策在推进过程中仍面临一些挑战和阻力。

央行推出的 3000 亿元保障性住房再贷款使用率不高。数据显示,截至 2024 年 9 月末,央行保障性住房再贷款已使用额度约 162 亿元,较二季度末增加 41 亿元,使用率仅约 5%。从部分城市披露的信息来看,截至 11 月末,落地审批贷款金额约 435 亿元,实际占 3000 亿元保障性住房再贷款总额的 14.5%。但落地额度中,多是过去 8 个试点城市推进比较成熟的项目,若扣除这 8 个城市审批落地的 412 亿元,新增落地额度或仅 23 亿元以上。

华泰证券认为,政策推进缓慢主要是因为在实际“收储”操作过程中,地方政府会对商品房库存进行“再配置”(即配租、配售)和“再定价”,导致实际效果与市场预期的“去库存”存在一定偏差。优先收购地方城投的库存可能是阻力最小的方向。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 2024 年 11 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积 7.3286 亿平方米,同比增长 12.1%。其中,住宅待售面积增长 18.4%。在这种背景下,存量房“收储”仍是稳定楼市的重要手段。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25 年要盘活存量用地和商办用房,推进处置存量商品房工作。预计随着政策的不断完善和落地城市的增加,“收储”工作将进一步加快推进。

“收储”政策不断升级

“收储”最早可追溯至 2022 年。当年 7 月至 10 月,郑州、济南、西安、长沙、苏州等城市探索通过城投平台收购存量房源,将其用作人才公寓或保障性住房。当时,城投机构收购存量房的资金来源主要为自筹和政府补贴,如郑州、济南等城市的“收储”方案明确,项目资金 100%自筹。

2023 年 1 月,央行创设 1000 亿元租赁住房贷款支持计划,在重庆、济南、郑州、长春、成都、福州、青岛、天津 8 个城市开展试点,支持批量收购存量住房用作保障性租赁住房。然而,1 年多时间过去,试点城市“收储”进展缓慢。

据悉,截至 2024 年 3 月末,租赁住房贷款支持计划贷款余额为 20 亿元。

2024 年,房地产面临更大的去库存压力,“收储”力度加大。5 月 17 日,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表示,商品房库存较多城市,政府可酌情以合理价格收购部分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当日,央行宣布设立 3000 亿元保障性住房再贷款予以配合。随后,央行于 6 月 12 日召开保障性住房再贷款工作推进会,住房城乡建设部也在积极推动落实,并将实施范围扩展至“县级以上城市”。截至 6 月末,金融机构已发放 247 亿元租赁住房贷款,保障性再贷款余额为 121 亿元。9 月 24 日,央行将 3000 亿元保障性住房再贷款中,中央银行资金的支持比例由原来的 60%提高到 100%,进一步增强对银行和收购主体的市场化激励。10 月 12 日,财政部发文,支持用专项债券来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各地的保障性住房。

全国多地迅速响应“以购代建”,地方政府“下场收房”的尝试逐渐展开。目前已有超过 32 个城市发布“收储”细则,包括广州、杭州、合肥等高能级城市。从细则来看,大部分地方政府对收储房源的要求是:已建成未出售存量商品房,已取得竣工验收备案证明,可办理不动产权证书,满足金融机构贷款要求,权属清晰可交易。房源位于交通便利、配套设施较为齐全的区域。

大部分地方要求收储房源的单套建筑面积小于 120 平方米,优先选择整栋或整单元未售、可实现封闭管理的楼栋项目。其中,广州要求收储面积“小于 90 平方米”;深圳要求“小于 65 平方米”,主要是因为存量收购要满足当地对保障性住房的最低面积标准。收购后用于配租的普遍要求在 65~70 平方米以下,收购后用于配售的相对更为宽松,区间在 50~120 平方米。这些要求表明地方政府对保障房质量的重视,但实际上也提高了收购门槛。

目前各地确定“收储”价格有两种模式:一是以同地段保障性住房重置价格为参考,按照基本覆盖土地划拨成本、建安成本等合理支出,以及不超过 5%的经营利润测算确定收购价格,代表城市为沈阳;二是以同区位商品房价格 5 折左右进行配售的情况推算,代表城市有西安、福州。

据悉,大部分城市“收储”仍处于前期摸排需求阶段,实际落地还需要一定时间。一方面是符合“收储”要求的项目数量有限,另一方面是开发商低价出售意愿不高。

困难与突破

郑州作为最早探索收购存量房用作保障房的城市之一,目前去库存效果逐渐显现。2022 年以来,截至 2024 年 5 月,郑州城市发展集团通过全资子公司郑州城发安居有限公司累计收购 81 个存量项目,累计 10.6 万间房源,总建筑面积 428 万平方米,共计支付交易金额 338 亿元。这些项目将全部改造成保障性租赁住房,目前已有 3.27 万间作为人才公寓投入市场。

今年以来,郑州也在探索收购存量住宅用作配售型保障性住房的可能性。7 月 29 日,郑州推出首批配售和预配售型保障房 1999 套,成为全国率先开启“配售型保障性住房”配售交付的城市。11 月 7 日,郑州发布第二批配售型保障性住房配售公告,共计 2325 套房源。

近期,重庆、苏州、武汉、长沙、乐山等 10 余个城市收购存量房项目落地。但多数城市收购数量在 500~5000 套范围,与郑州的 10 万套相比进展缓慢。例如,重庆工行向嘉寓公司发放贷款,支持收购 1000 余套保障性租赁住房,通过“较低租金+灵活期限”等精心设计,已开业项目实现“满租”。

12 月 10 日,邮政储蓄银行湖南省分行为长沙市政府选定的收购主体发放 1 亿元住房租赁团体购房贷款,支持其收购 436 套存量商品房用作配租型保障性住房。12 月 3 日,农发行乐山市分行向乐山市国有企业投放四川省首笔支持“收储”贷款,总授信 8 亿元,支持收购 2994 套商品房用作保障性租赁住房。

据广西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数据,截至 11 月底,广西已完成协议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房 2876 套、面积 30.13 万平方米。11 月以来,合肥安居集团已收购存量商品房 5733 套、58.9 万平方米,通过精准对接科技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等住房需求。10 月 31 日,工行、中行河北省分行组建银团贷款,为保定市国控集团下属企业发放贷款,用于支持收购存量房用作配租型保障性住房,涉及主城区 1895 套存量商品房。

从这些城市来看,多数将存量房产转化为保租房。根据政策要求,“收储”要按照市场化原则运作,保障性住房要遵循“保本微利”原则。数据显示,2024 年上半年 50 个重点城市租金回报率为 2.03%。央行数据显示,6 月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 3.65%。

中指院认为,“收储”的资金成本在 3%左右,考虑到改造、运营等成本,实际成本可能更高。“收储”存量房用作保租房,需要财政贴息、收购价格打折等配合才能实现收益平衡。用作配售型保障房,则需要折价收购。

“与存量商品房‘收储’相关的规划调整、后续运营、成本收益核算等工作比较精细,需要各部门加强合作。”广东省城乡规划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表示,考虑到收储房源投入运营后的资金回报率,目前收储阶段的资金成本还可以进一步降低。

华泰证券分析师陈慎认为,“收储”工作的难点在于匹配和交易,房企能否接受“收储”价格是个未知数。若收购价格太低距离现金流平衡点太远,即使房企现金流压力再大,也会显著影响房企出售意愿。同时,较低的配售型保障房价格,可能会影响周边商品房市场价格。

陈慎建议,在收购商品住宅之外,或可适当加大其它业态的摸排,如闲置商业、闲置公寓、闲置厂房、闲置宿舍等。在重点城市,由于市场环境变化以及经济结构转型,市场上存在较多的多元商品房业态,其成本低于商品住宅,且在房企库存中流动性较差,房企的处置意愿和议价空间都相对较大,有助于解决房源匹配问题

常州买房交流群-53群(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