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旧小区改造一直都是热点民生话题,现在常州行动起来了!
常州大板房治理又有*新进展,一起随小编来看看~
曾经,常州中心城区近22万平方米的“大板房” 是“老大难”问题,百姓的“关键小事”是党委政府的“头等大事”。常州提出,通过专项治理,力争到2022年解决这一民生难题。
在各方强力推动下,常州3000多户居民去年逐步搬离“大板房”。今年4月,腾空的大板房开始拆除,一起来聚焦大板房治理的*新进展。
“关键小事”就是“头等大事”
破拆、推倒。7月17日,清潭新村*后一栋大板房,完成了历史使命。
从四月底到现在,看着大板房一幢一幢拆除,在这个老新村住了38年的费宪定不免心生感慨:“这些年住大板房的老邻居们,总感觉住的是危房,搬离才觉得安心,施工人员加班加点拆房,拆得还挺快。”
清潭新村是全市*的大板房整治区域,共计7万多平方米,约1200户住户,今年1月腾房清空。
大板房,是通过预制的钢筋混凝土大板拼合、焊接而成的住房建筑。简单来说,一块薄薄的水泥板就是一堵墙,多建造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是当年流行的建筑方式,近年来出现阳台开裂、外墙脱落等安全隐患。
常州启动“大板房”专项治理后,成立市、区、街道三级工作专班,由市住建部门总牵头,天宁区、钟楼区分别根据各自“大板房”实际情况具体落实。
钟楼区大板房专项治理工作共涉及白云、花园、龙船浜、清潭共计52幢2048户居民。截至目前,钟楼区已完成49幢房屋的拆除工作,其余3幢房屋也将尽快拆完。
天宁区大板房专项治理涉及丽华一村、北环新村、浦北新村共计31幢1335户。目前,丽华一村的5幢大板房已全部拆除,将在空地上搭建一个临时舞台,便于周围群众开展文化活动。
7月15日,北环新村大板房拆除工作已经启动,考虑到大板房周边还有不少居民楼,拆除工作不能使用常规底部掏空的做法,而是从上到下层层拆除,避免建筑轰然倒塌对附近居民生命财产安全产生威胁。
此外,现场还配备了三辆洒水车交替作业,减少扬尘产生,保护居民生活环境。
浦北新村大板房地块也将于本月启动拆房工作,预计两个月内完成拆除。
常州人民的一大热点民生话题,终于要解决了!
- 常州大板房;专项治理进展;清潭新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