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受疫情的影响,常州房地产市场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持续性高温,小编将从土拍整体情况来对常州房地产测评进行详细解读。
土地市场整体表现
供应方面:
2020年,常州全市涉宅经营性用地公告挂牌74宗,供应总面积409.73㎡,折合6146亩。其中常州市区(不含金坛、溧阳)涉宅经营性用地已公告挂牌的地块共41宗,供应面积218.96万方,折合3284亩。
成交方面:
2020年,常州全市涉宅经营性用地共成交72宗;成交面积396.81万方,折合5952亩;总成交金额605.76亿。
其中,常州市区(不含金坛、溧阳)涉宅经营性用地(不含融资、回购、定向商品房用地)共成交43宗;成交面积236.71万方,折合3551亩;总成交金额487.23亿元。
纵观2020年常州土拍市场,呈现出以下特征:
涨价:2020年,常州全市涉宅用地平均楼面价为7826元/㎡,同比上涨18.09%;常州市区(不含金坛、溧阳)平均楼面价为10159元/㎡,同比上涨30.78%。
量变:2020年,常州全市宅地供应量平稳,同比去年上涨4.2%,成交量同比去年上涨1.65%;常州市区(不含金坛、溧阳)供地量下降20.71%,成交量下降12.4%。
降容:平均容积率2.0,主城43宗挂牌地块中,*容积率2.0及以下的地块达26宗,*容积率为1.2,低密地块入市量增加。
主城回归&区域下沉:继下沉乡镇之后,以新城为代表的本地房企开始发力布局金坛等市场,同时嘉宏、路劲、星河、弘阳等房企也开始着力布局常州乡镇及新街道。另外,随着核心区域供地的增加,各房企仍聚核心区域。
21幅万元地 6幅超1.5万元/㎡
2020年,万元地成为常州主城各区域的“标配”。截止年末,整个2020年,常州主城区共成交43宗宅地,其中21宗为万元地,占比近50%。
从区域分布来看,天宁区2020年成交了7宗万元地,占比*;新北区5宗;武进区5宗;钟楼区3宗;经开区1宗。
除了文化宫、清凉-丽华、青山桥-红梅、勤业-花园、湖塘老城区、新市府、清潭路、青龙等传统核心板块外,2020年常州经开区、西太湖、钟楼开发区甚至龙虎塘、牛塘等区域均已有万元地成交。各区域地价全面刷新。
2020年4月10日,德商竞得天宁区杨班村地块,成交楼面价19793元/㎡,创下了常州土地楼面价新高。
2020年6月30日,建源竞得武进区西太湖揽月湾生态公园北地块,竞拍轮数102轮,创下了三年来常州主城溢价新高。
2020年12月24日,中建智地以31.1亿元的总价(楼面价16789元/㎡)拿下新北区市府板块中央艺术公园北地块,创下了除棕榈路南侧、月季路东侧地块(至少一半安置)外,本年度成交地块总价新高。
另外,随着中建智地、大和分别拿下新市府板块中央艺术公园北地块及青龙板块三里地块。今年成交的万元地中,楼面价1.5万元/㎡以上的地块,也达到了6幅。
土地市场作为一级市场,土地地价决定了未来的新房价格。再加上目前常州市区整体供需仍然偏紧,未来新房价格持续向上的趋势,仍然不会有大的变动。
供地节奏“有的放矢” 区域分化显著
从历月涉宅用地的供应成交走势来看,2020年常州的土拍热度一直维持在高位,供应“有的放矢”。
除去2月受疫情影响供应之外,2020年各月土拍供应较为均衡。其中,4月、5月、10月是供应高峰期。4月、5月本就是传统的土拍高热期,供应放量在情理之中;10月开始的加大供应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土拍热度的持续,二是供应目标未完成叠加调控新政后加大供应的需求。
成交方面,2020年除去青龙2-1地块的终止挂牌及溧阳两宗地块的流拍外,其他地块均有不同宅地的溢价成交。全市平均溢价率为28.6%,与去年持平。
从区域成交来看,2020年常州各区域涉宅用地成交价格都有所上涨。
市区方面:
天宁区涉宅用地成交价格全市居高,成交楼面价12760元/㎡;
武进区涉宅用地溢价率*,为61.64%,成交楼面价10253元/㎡;
新北区成交面积*,成交总面积为70.91万㎡,成交亩数1064亩,成交金额138.17亿元;
钟楼区地块成交宗数*少,仅为5宗,平均楼面价10523元/㎡;经开区成交8宗宅地,平均楼面价市区*,为8238元/㎡。
溧阳金坛方面:
2020年,金坛土地市场上扬明显,共成交11宗宅地,基本集中于滨湖新城。有别于往年的超低溢价成交,本年度金坛全区土拍成交溢价率达到了15.07%。
溧阳虽然地块成交量在全市居高,但一方面是溢价率偏低,一方面是主城及核心区域供应量不高,仍以乡镇地块成交为主。
- 土拍 房产测评